土壤液化潛勢區查詢系統

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「土壤液化潛勢區查詢系統」網站分為民眾版及專業版,只要輸入地址,就會顯示所在地高、中、低3級潛勢區程度。
低、中、高度潛勢區分別以綠、黃、紅色代表,另有預定民國105年底、107年以後才會公開的尚待調查區,及非土壤液化區。
立即查詢 >

什麼是土壤液化?

在地下水位高、土層為疏鬆細砂,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壤顆粒間充滿水分,顆粒暫時維持穩定的狀態。
發生震度大、持續時間長的地震,激烈的搖動使得土壤顆粒間的水壓增高,土壤顆粒彼此間的接觸力霎時消失,土壤顆粒懸浮在水中,而失去承載能力,稱為土壤液化。當孔隙水壓過高時,水與部分砂土會經由地層中的裂隙,往 上衝出地面,造成噴砂現象。
土壤液化發生時,地表的建築結構因為土壤失去承載能力,致使房屋下陷、龜裂,及電線竿傾斜等災情。強烈震動過後,因震動增高的水壓逐漸消散,土壤顆粒逐漸沉降,造成進一步的地表沈陷。

土壤液化的災害?

土壤液化所引致的災害,容易造成大範圍的建築物下陷與傾斜及維生管線系統的損壞,甚少直接造成人命傷亡。
1999年發生在臺灣的集集地震,是臺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土壤液化案例,其影響範圍遍及臺中、南投、彰化、雲林等縣市,造成員林、南投、霧峰、太平一帶因土壤液化而使房舍受損,而臺中港1~4碼頭亦因土壤液化而受損,影響營運。

土壤液化引致災害情況相當廣泛,若依地盤受地震引起變位型態,可主要分為兩類:

地盤變位型態
造成現象
地盤變位型態
水平地盤
造成現象
常會造成噴砂地盤沉陷等現象,經常造成房舍下陷與傾斜,而造成房舍完全倒塌的案例較少。
地盤變位型態
傾斜地盤
造成現象
由於土壤失去強度且地盤因重力作用而產生側潰甚至流動現象,由高程較高的地方往高程低的一方發生側向變位,其可能造成橋墩傾斜下陷與落橋、擋土牆、堤防及河岸邊結構物崩塌傾覆、道路與農田開裂或塌陷與地下管線斷裂或上浮等破壞。

房屋的修復房屋因土壤液化下沉或傾斜時,房屋是否一定得拆除重建呢?

發生土壤液化災害時,如果房屋下沉或傾斜,結構體受損並不嚴重,受災戶可以委託專業技師評估建築物的結構受損情形與修復費用,再決定是否需要拆除重建。
若不需要拆除重建的話,修復費用包括「房屋扶正」、「地基改良」二部分,常見的修復工法則有頂升工法、灌漿工法等

頂升工法

頂升工法是921集集地震後,土壤液化受災民眾廣為採用的工法。頂升工法施工時先以斜撐支撐建築物,接著沿著基礎開挖溝槽,將千斤頂及木塊置於基礎下方,待千斤頂頂升建築物至水平後,重新建造基腳,基腳完成後再回填土壤或灌漿。

灌漿工法

灌漿工法施工,是先以型鋼斜撐將建築物扶正,之後再利用低壓灌漿,將混凝土灌入基礎下方,以改良地盤。

土地的修復土壤液化災害的防治

根據災害研究,高液化潛勢區通常位於地表下方20公尺以內的範圍,為了預防土壤液化災情發生,在興建工程前,應委託專業技師進行地質鑽探調查,以了解建地的土壤組成與地下水位,經評估後如有土壤液化防治需求,可以藉由打設基樁、開挖地基置換土壤、灌漿、擠壓砂樁、動力夯實等工法來預防災害。
採用椿基礎
了解更多
開挖置換土壤
了解更多
灌漿地盤改良
了解更多
動力夯實法
了解更多
擠壓砂椿工法
了解更多
※ 以上資料來源: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